- 1、影院刚复业,为何又按下了暂停键?你怎么看?
影院刚复业,为何又按下了暂停键?你怎么看?
从两个层面说
- 一:疫情结束的时间,对于影院来说,在全国都宣布可以正常生活后的一个月之后,才算真正的疫情结束,主要原因是观众的心理层面的恢复。在我类似回答的评论中我看到有很多都在说“不敢去”,观众会觉得影院是封闭空间,为了happy两小时再传染上BD得不偿失,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上级发给影院的复工指南中也都要求每小时消毒,隔排隔座售卖影票,而影城的通风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从安全性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个图是我在MY平台费劲找到的相关售票信息,看来各地的要求其实都差不多
那么从这张图来看,除了能看出来是隔排隔座售卖之外,还能看出一个问题就是——没!人!看!
所以即使影院恢复营业,还是要等待观众把心理的恐惧感放下,才是复苏的开始。还有一个就是,有些观众会有疑虑,影院说每天每小时消毒,谁知道真假,是不是糊弄事之类的。我觉得大可以放心,影院这样的营业场所,但凡因为消毒不严格导致了病例,这个企业的损失以及后续的延伸将无法想象,基本就可以关门大吉了,所以不会有任何的影院老板允许员工糊弄事儿,而现在这个情况下,底层员工基本都属于解聘状态,基本都是影城的核心人员在做这种工作,更不可马虎大意,出了问题,法人股东都会有连带责任的。
二: 从影院角度来说复苏这件事,在得知中影华夏启动复映影片这个消息之后,各地影院群的重点其实都是放在了“快可以营业了!”这件事上,对于复映影片的兴趣度其实并不大,原因是视频网站的兴起,导致这些复映影片都有高清版本可以看,影院判断这类影片的复映对影院起不到什么促进作用,影院只要开业,电费就哗哗的流失,加上放映设备的耗损,一场电影卖不到5个人,平均票价不到30的话,这一场光电费就是赔的,再加上凭空增加的消毒成本,人力成本,爆米花你说是做还是不做,这些账随便一算,放这些老片就是更赔钱。这也是一些城市虽然已经开放营业,却还有非常多影城不选择开业的原因。他们在等,等一些经典的进口片,例如哈利波特重制版本,3d版本,这种适合在影院观看的电影。更在等新片上映,只有期待值高的影片出现了,才能提到复苏这件事,只有观众愿意说服自己“铤而走险”之后,才能提到复苏这个概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疫情的原因,影院等行业可以说是遭到了重创,好不容易疫情得到控制,影院刚复业开始,为何又按下了暂停键,对于以上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疑惑,那么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由于疫情发生的时间刚好在春节前后,临近年关,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来犒劳自己和家人
疫情发生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待业了相对来说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没有收入的。
疫情期间由于要做到尽量少出门,所以大部分人会担心食物和生活用品不够而大批量的囤货,加剧了资金的消耗。
同时疫情期间还需要缴纳租金和房贷,车贷,信用卡和花呗和水电费等日常开销。
综上所述,在人们刚复工一段时间之内,大多数人的资金应该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并不会有很多的人选择在这个时间内去看电影。
影院在售票的同时要保证进场人员的体温正常无症状,首先测温装备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其次影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再加上万一有类似症状的观众,怎样快速的将与他接触过的人员隔离。
如果发现了确诊人员是否还能短时间内营业。
加上消毒用品消毒液洗手液等等。
观众中间上过厕所怎样保证一位一消毒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疫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并没有完全的将它消除。
为了个人以及他人的身心健康,尽量应当避免在密集的公共场合进行逗留。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而且影院相当一部分的收益在于电影院外的零食和饮料,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一方面是现在的情况应当避免这种类似“大锅菜”的吃法,另一方面是尽管大部分人能做到戴口罩不堂食,但不排除少部分人不在意的情况。
标签: #电影节票价实在贵 #为什么不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