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高温后,会有哪些地方暴雨
- 农村俗语“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是什么意思
四川高温后,会有哪些地方暴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9日至10日,新疆南疆盆地、陕西中南部、华北中南部、江南、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有35℃以上高温,其中南疆盆地东部、山西西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浙江大部、福建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11日至18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继续维持“炙烤”模式,其中,陕西中南部、浙江、四川盆地等地局地最高气温将超过40℃。
再看北方,受副高北抬影响,9日至10日,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南部、河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苏皖中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上述地区还将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此外,11日起,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一带将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北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南部等地自西向东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未来十天南方大部天气炎热,公众外出时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谨防中暑;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公众需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
这两天已经热的不行了,期待这场雨早点下来。特别是今天最高已经达到39度了。
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好像直到七月十六号都没有雨。
而且,下了雨以后,温度还是三十几度。
已经习惯了,离重庆这么近,酷暑每年都这样。
能躲在空调屋就少出去吧,只能这样了。
四川的朋友你好,有没有雨要看冷空气气流了。川蜀之地多山岭,气候要比我们中原湿润一些,空气中氧含量也比我们这边更多,这也是川蜀之地多美女的理由。你可以想想我们这里天气预报都是41°,地表温度都是70多°,水泥地面都晒炸了。两相对比是不是会感觉你们哪里多多少少还有点凉快呢。
农村俗语“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是什么意思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老一辈农民根据气候变化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通过二十四节气天气的变化来进行耕作,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指的是清明节下雨的话,清明后的一段时间降水频繁,而到夏至时节很少有降雨出现,说明降水不均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是古代农民根据天气变化的总结。
夏至标志着高温天气的来临,如果春天降水量少对农作物生长很不利,春雨贵如油,在我国华北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在阳光照射下土壤中水分蒸发快,水分散失快。我国秋冬两季降水偏少,如果春季降水量少的话很容易完成冬春连旱。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说明我国气候受季风控制明显,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雨季的早晚取决于季风进退的早与晚,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发生,需要及时的根据天气变化做出调整。
这句俗语仅仅是老一辈农民对局部区域天气变化的总结,并不能运用到全国各地,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准确的做出判断,不在局限于俗语的推测。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气侯农事总结的,所以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在北方清明节前后往往会有一小段阴雨天气,俗话说清明难得晴。而从清明过后谷雨立夏芒种一直到夏至本地区还未到汛期,所以这一段时间又热又干。俗语曰`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涟涟吃饱饭。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气侯农事总结的,所以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在北方清明节前后往往会有一小段阴雨天气,俗话说清明难得晴。而从清明过后谷雨立夏芒种一直到夏至本地区还未到汛期,所以这一段时间又热又干。俗语曰`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涟涟吃饱饭。
农村俗语“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古人总结的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情况的经典农谚,在国内很多地区都很适用。其意思是说如果在清明节的时候下雨,那么在夏至之前都会是干旱少雨的天气。
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古人只好根据多年的观察,然后把这些观察的结果总结成为俗语,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就是为了方便农民朋友从事农业活动。
在而清明的时候,如果雨水多的话,农民朋友一般都是不太开心的,因为往年的经验来看,在清明的时候下雨,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干旱的天气,而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
在农村里,类似这样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等。虽然古人们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却观察入微,而且还善于总结。
不过,这些农村俗语有些还是有地域性限制的,其也只是起一个参考的价值,并不一定都准的,但是天气本来就是风云变幻的,古人能把握一个大致的方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
标签: #中江天气预